一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BMC)分离液的原理
外周血单个核细胞(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, PBMC)是血液中重要的免疫细胞群,主要包括淋巴细胞(T细胞、B细胞、NK细胞)和单核细胞。它们在免疫应答、疾病机制研究和细胞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。而要获取高纯度的PBMC,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液是关键工具。本文将详细介绍PBMC分离液的工作原理、技术要点及实验影响因素,帮助科研人员优化实验方案。
1.PBMC分离的基本原理
PBMC分离的核心技术是密度梯度离心法,其原理基于不同血细胞在密度介质中的沉降速度差异。
(1)血液成分的密度差异:
-血浆:密度约1.025–1.030 g/mL
-PBMC(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):密度约1.065–1.077 g/mL
-粒细胞、红细胞:密度>1.090 g/mL
(2)分离液的作用:
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液的密度通常调整至1.077 g/mL(如Ficoll-Paque™),介于血浆和粒细胞/红细胞之间。离心时,不同密度的细胞会在分离液中分层:
-上层:血浆、血小板
-中间层(界面):PBMC(目标细胞)
-下层:粒细胞、红细胞
2.分离液的组成与优化
-聚蔗糖(Ficoll):提供合适的密度梯度
-泛影酸钠(Sodium Diatrizoate):调节渗透压,维持细胞活性
-缓冲体系(如HEPES):稳定pH值,减少细胞损伤
优质分离液的关键特性:
✔精确的密度(1.077±0.001 g/mL)——确保PBMC有效分层
✔低内毒素(<0.1 EU/mL)——避免细胞激活或死亡
✔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——减少细胞应激反应
3.影响分离效率的关键因素
-离心速度与时间:速度过低会导致分层不清,过高可能损伤细胞。
-样本新鲜度:陈旧血液中红细胞易聚集,影响分离效果。
-温度控制:建议室温(18–25°C),低温可能增加细胞黏附。
4.PBMC分离液的应用领域
免疫学研究:T/B细胞亚群分析、细胞因子检测
传染病检测:HIV、HBV、结核病的免疫应答研究
肿瘤免疫治疗:CAR-T细胞制备、肿瘤浸润淋巴细胞(TIL)分离
疫苗开发:评估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
理解PBMC分离液的原理有助于优化实验方案,提高细胞得率和活性。选择可靠的分离液产品,可大幅提升研究效率和数据可靠性。